离乐平西北郊“后港岭” 1 公里处✿◈◈,有一片树林✿◈◈,在树荫环合中座落着一家当年堪称赣东北地区一流的机械制造(加工)厂✿◈◈,这就是我们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地方一一“乐平矿山机械厂”✿◈◈。清晨✿◈◈,树林里响起了雄壮的“东方红”歌声✿◈◈。生活区刹时喧闹起来✿◈◈,人们有的到锅炉房冲开水✿◈◈,有的到食堂买早餐✿◈◈,有的准备送孩子到厂托儿所尊龙凯时✿◈◈,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✿◈◈。 7 点半上班的电笛响了✿◈◈,生活区逐渐安静了下来✿◈◈,车间里机器轰鸣✿◈◈,热火朝天的一天开始了✿◈◈。
1966年初✿◈◈,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“扭转北煤南运”的指示精神✿◈◈,华东煤炭公司决定在乐平投建“中心机厂”(隶属于江西煤管局)✿◈◈。很快江西煤管局组建成立了以高志清(景德镇建国瓷厂党委书记)✿◈◈、李成林(江西省信丰农场副场长)✿◈◈、袁永计(南昌齿轮厂副厂长)三人为首的筹备小组✿◈◈,记得工作人员中有刘志涛✿◈◈、陈志荣✿◈◈、胡玉贤✿◈◈、黄培成✿◈◈、李观泉等人✿◈◈。当时筹备小组将厂址选择在蔬菜公社✿◈◈、镇桥公社✿◈◈、礼林公社三地交界的垱岭水库南边(后江维厂建在水库北边)✿◈◈,并修建了一条近 3 公里通往外界的简易公里和三栋办公室兼宿舍✿◈◈。同时在1966年12月从乐平✿◈◈、上饶✿◈◈、玉山✿◈◈、三地各招收了50名学员派往萍乡市“江西矿山机械厂”和“萍乡矿务局机厂”培训✿◈◈。1967年6月乐平遭受特大水灾✿◈◈,垱岭水库水位上涨✿◈◈,已建办公室进水✿◈◈,拟建车间地面渗水✿◈◈,听说筹备组有位工作人员可坐在办公室窗边钓鱼✿◈◈。于是筹备小组经讨论后将实际情况上报江西煤管局✿◈◈,经上级批准决定放弃原址✿◈◈,另择新址✿◈◈。几经勘察✿◈◈,最终选定在五七公社高家村边的一座小山上(毗邻矿务局老办公大楼✿◈◈,现南家苑小区)建厂✿◈◈。
这是原建的三栋办公室兼宿舍剩下的一栋✿◈◈,现不知谁将它改成猪圈✿◈◈。据说机厂搬迁后将三栋房屋转给了万山煤矿做炸药仓库✿◈◈。(2018年7月拍撮)
1967年一一1969年是如火如荼的三年✿◈◈。为加快建厂步伐✿◈◈,江西煤管局特调来推土机平整土地✿◈◈,基建队伍也如期进埸✿◈◈。1967年 9 月国家分配的第一批 8 名大学毕业生到厂报到蜜芽188.mon.✿◈◈,他们是“江西工学院”的孙泉林✿◈◈、钟舸✿◈◈、黄锡周✿◈◈、曾国球✿◈◈;“北京矿院”的常锁福✿◈◈、郑炳文✿◈◈、王兰凤和“山东矿院”的康军✿◈◈。由于工厂尚未建好✿◈◈,只能分别到“江矿”和“萍矿”实习✿◈◈。紧接着‘’淮南煤校‘’的宫恒松尊龙凯时✿◈◈、邓秀珍也经煤炭部上海办事处调入机厂✿◈◈。
1968年9月景德镇“四个面向”学生进厂(他们安排到周边厂矿等单位进行短期培训)✿◈◈。1969年上半年土建工程(四个标准车间和辅助库房)基本完成✿◈◈,各类加工设备陆续进厂✿◈◈。为加强新厂的技术力量✿◈◈,江西煤管局从“萍矿机厂”✿◈◈、“丰矿机厂”✿◈◈、“江西煤机厂(临江机厂)”以及乐平矿区的“鸣矿”“钟矿”等单位调入一批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(孙之云✿◈◈、潘志炎✿◈◈、张德增尊龙凯时✿◈◈、肖昆昌✿◈◈、鄢玉林✿◈◈、丁茂康✿◈◈、郭水根……)和熟练的技术工人✿◈◈,同时还分配了50多名大学毕业生(如李振年✿◈◈、吕祥英夫妇✿◈◈;陈茂欣✿◈◈;崔怀瑄✿◈◈;钟朝珊✿◈◈、许芝兰夫妇……)以及一些政工干部(吴国海✿◈◈、徐长世尊龙凯时✿◈◈、翟青苗✿◈◈、贺威✿◈◈、王斌生✿◈◈、冯焕银✿◈◈、黄芳钦✿◈◈、李惠林……)✿◈◈。此时生活区也初具规模✿◈◈,已建成水塔✿◈◈、深井泵房✿◈◈、锅炉房✿◈◈、职工食堂✿◈◈、浴室✿◈◈、12栋家属房和 1 栋二层楼的女生宿舍(后在职工食堂对面也建了栋二层楼的男生宿舍)✿◈◈。并组建了“厂医务所”(王少逸✿◈◈、陈玉花✿◈◈、陈少华✿◈◈、黄文润等)✿◈◈、“托儿所”和乐平矿务局中小学的前身“机厂子弟学校”(路凤贞✿◈◈、潘美淑✿◈◈、胡心练……)✿◈◈。1969年7月派往萍乡培训的150人学成归来✿◈◈,在周边单位培训的“四个面向”学生也期满返厂✿◈◈。
回厂后我们基本上完成了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✿◈◈;“35kv”从罗汉墩到机厂近 1 公里的输变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安装✿◈◈;全厂临时供水管路以及水塔管路吊装等等工作✿◈◈,为1970年全面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✿◈◈。
七十年代初的机厂是整个上饶地区数一的机械制造(加工)厂✿◈◈,它拥有配套齐全的铸造✿◈◈、锻(冲)压✿◈◈、金加工设备✿◈◈,有着一支从设计✿◈◈、制造✿◈◈、装配✿◈◈、安装一条龙的专业队伍✿◈◈,特别是有加工超大超长工件的能力✿◈◈。在那火红的年代里✿◈◈,我们大干快上✿◈◈,克服种种困难✿◈◈,攻克技术难关✿◈◈,终于在1970年上半年生产出“矿用多级清水泵”尊龙凯时✿◈◈,这是机厂的第一个产品✿◈◈。以后逐渐推出了“固定矿车✿◈◈、翻斗矿车✿◈◈、电溜子✿◈◈、鄂式破碎机”等产品✿◈◈,基本满足了乐平矿区井下生产需要✿◈◈。在1970年一一1971年“两个突破”活动中还自制了多台C616车床和B665刨床✿◈◈,解决了本厂生产需要也支援了乐平地区其它厂矿✿◈◈。1973年乐平矿务局成立✿◈◈,机厂划归矿务局管辖✿◈◈,更名为“乐平矿务局矿山机械制造厂”✿◈◈。
七十年代初的机厂✿◈◈,处处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✿◈◈,全厂25岁以下的人员占95%✿◈◈,都是离校不到 3 年的年青人✿◈◈。每当夜幕降临以后✿◈◈,他们有的在散步✿◈◈、有的在看书✿◈◈、有的在绘画✿◈◈、有的在下棋✿◈◈、有的在灯光球场打球✿◈◈、有的邀伴到乐平看电影✿◈◈,不远的宿舍传来一阵阵的琴声✿◈◈、笛声✿◈◈、歌声✿◈◈、笑声✿◈◈,还有争吵声……✿◈◈。我们组建了男✿◈◈、女蓝球队✿◈◈,文艺宣传队✿◈◈。蓝球队代表机厂参加各种比赛✿◈◈,成为乐平一流的球队蜜芽188.mon.✿◈◈。文艺宣传队在历次文艺汇演中有多个节目被评为“一等奖”✿◈◈、“优秀奖”尊龙凯时✿◈◈,特别是舞剧“红色娘子军”片断在”乐平工管区”汇演中得到了一致好评✿◈◈。各个车间还合理利用生产任不飽满的时间✿◈◈,组织安排职工外出旅游蜜芽188.mon.✿◈◈。厂工会也经常组织以车间为单位的长跑比赛(跑高桥✿◈◈、叶家桥)✿◈◈、蓝球比赛✿◈◈、拨河比赛✿◈◈、自行车慢骑比赛和文艺演出等✿◈◈。还有露天电影✿◈◈,只要灯光球场挂起了银幕✿◈◈,“高家✿◈◈、顾家✿◈◈、罗汉墩✿◈◈、观山✿◈◈、叶家桥”等周边甚至更远的老俵晚饭后纷纷赶过来✿◈◈,真可谓人山人海✿◈◈。而我们则下班后用小板凳占个好位置✿◈◈,不然的话只好坐到银幕后面去看啰✿◈◈。回顾当年在文化生活十分匮乏情况下✿◈◈,我们的业余生活还是十分丰富多彩✿◈◈。
进入八十年代✿◈◈,和矿务局一样机厂步入了鼎盛时期✿◈◈,产品越来越多✿◈◈,效益越来越好✿◈◈,职工人数也越来越多✿◈◈,最多时达500多人✿◈◈。1986年10月5日还举办了建厂二十年的庆典话动✿◈◈,并邀请了曾在机厂工作过的领导参加庆典✿◈◈,在会上回顾了二十年的历程✿◈◈,制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✿◈◈,活动办得有声有色✿◈◈。
参加庆典活动的局✿◈◈、厂领导和曾在机厂工作过的领导合影✿◈◈。前排左起✿◈◈:刘桂发✿◈◈、王恭照✿◈◈、张仕能✿◈◈、李光中尊龙凯时✿◈◈、杜玉华蜜芽188.mon.✿◈◈、高志清✿◈◈、尹彦斌✿◈◈、李成林✿◈◈、沈福余✿◈◈、赵应钧✿◈◈、肖昆昌✿◈◈。后排左起✿◈◈:王向东蜜芽188.mon.✿◈◈、钟舸✿◈◈、陈达✿◈◈、李光照✿◈◈、陈森林✿◈◈、施品潮✿◈◈、吴荣✿◈◈、项绍温✿◈◈、聂思腾✿◈◈、刘迪祥✿◈◈、李素兰✿◈◈。(照片由王向东提供)
“铁打的营盘✿◈◈,流水的兵”✿◈◈,说的是军队✿◈◈,但工厂也是如此✿◈◈。到了八十年代✿◈◈,当年创业的老同事因工作✿◈◈、家庭等因素有80%离开了机厂(本人也是1980年离开机厂)✿◈◈。虽然我们调离了机厂✿◈◈,但无不时时刻刻惦记着她✿◈◈,从2016年以来我们用各种方式去纪念她✿◈◈,回顾她✿◈◈。
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✿◈◈,由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✿◈◈,致使煤炭滞销✿◈◈,亏损严重✿◈◈、效益下滑✿◈◈、拖欠工资✿◈◈,企业逐渐举步维艰✿◈◈、难以维持✿◈◈,终于在2002年12月按国家要求实施政策性破产✿◈◈,走完了短短36年的里程✿◈◈。2008年矿务局决定在矿机厂原址上建设采煤塌陷安置房蜜芽188.mon.✿◈◈,除留下一栋三层楼办公室外✿◈◈,其它建筑物全部拆除✿◈◈。2011年安置房竣工✿◈◈,取名“南家苑”✿◈◈。
五十三年过去了✿◈◈,当年风华正茂的年青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✿◈◈,回首往事感慨万分✿◈◈,在这里我们为共和国的煤炭事业✿◈◈、为乐平矿务局的振兴付出了青春✿◈◈,付出了一生✿◈◈,付出了许多许多✿◈◈。在这里有我们最美好的记忆✿◈◈,在这里有我们难以割舍的恋情✿◈◈。怀念你“乐矿机厂”✿◈◈,永远怀念你✿◈◈。返回搜狐✿◈◈,查看更多尊龙凯时✿◈◈。尊龙凯时人生✿◈◈,凯时尊龙官网app✿◈◈,机电工厂✿◈◈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✿◈◈,凯时尊龙官网✿◈◈。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